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美国历史最糟糕总统沃伦·哈定,庸碌无能还频频出轨,总统任期内被老婆弗洛伦斯毒死
上传时间:2021-01-14 20:43点击:

自华盛顿在1789年就任首任总统开始,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已有45人担任过总统,其中在民意调查中垫底的每每都是同一个人,即第29任总统沃伦·哈定,堪称美国史上最糟糕的总统。那么问题来了,哈定任内都做过哪些值得诟病的事情,以至于落得“最烂总统”的称号?

哈定年轻时照片

哈定,1865年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乡村医生的家庭,毕业于俄亥俄州中心学院,起初担任乡村教师,后来又投身报界,1899年加入共和党并就此踏入政坛。哈定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由于他风度翩翩、口才极佳,加之因缘际会攀附上俄亥俄州共和党大佬多尔蒂,因而在政坛上越混越好,到1914年时已经当选为联邦参议员,两年后又被推举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在参议院任职的6年时间里,哈定的工作表现平淡无奇,毫无卓著之处,既没有推动任何重要议案,也没有创下什么业绩值得人们去回顾,简直跟混子无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庸碌无能的人物,在1920年共和党就总统候选人提名陷入争吵不休时,在多尔蒂的积极游说下,竟然得到党内大佬们的一致拥护,顺利地获得总统候选人资格,由此亦可见多尔蒂的能量之大。

哈定夫妇与多尔蒂合影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年时间,美国尽管在战争中做出巨大牺牲,但并未因此获得欧洲国家的尊重,也没能在战后国际格局变化中捞到任何好处,因而引起美国民众普遍且强烈的失落情绪。由此,主张美国应退回到“孤立状态”、集中精力恢复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的大转变,为共和、民主两党的竞选策略提出挑战,更能积极地做出呼应的一方,势必赢得大选。

哈定的竞选团队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大风向转变,并适时提出“恢复常态”的竞选口号,宣称一旦共和党获胜,那么美国将拒绝签署加入国际联盟的条约,并减少对欧洲事务的干预,而是致力于国内事务。与此同时,哈定还允诺上台后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努力保障本国企业的生存,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让民众的生活水平回到甚至超越一战前的水平。

哈定宣誓就职

从实际效果来看,哈定的竞选主张无疑迎合了大多数美国民众的呼声,所以在当年11月的大选投票中,哈定获得碾压式的胜利,一举击溃民主党候选人考克斯,成功地当选为美国第29任总统。1921年3月4日,哈定在白宫正式宣誓就职,美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但事后证明,这一页却被各种荒唐的事件所填满。

才能平庸的哈定之所以能登上总统宝座,除了竞选团队给力外,汽车、石油工业富豪们的鼎力支持也是关键原因,而他们之所以支持哈定竞选,无非是想在新政府中占据要职,从而制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实,这也是美国选举政治中的一大特色,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哈定与内阁成员合影

对于大金主们的鼎力支持,哈定当然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因而在他的内阁中塞满了大财阀和他们的代理人。比如,美孚石油公司的代理人休斯出任国务卿,铝业托拉斯老板梅隆担任财政部长,摩根公司波士顿交易所经理魏克斯担任陆军总长,大资本家胡佛担任商业部长,等等,不一而足。与此同时,哈定为回报多尔蒂,还提拔他做司法部长。

作为总统,哈定不仅才智平庸,而且作风慵懒,每周都要和阁员们在白宫举行两次扑克比赛,并且在牌局上将政策确定下来,正因如此,外界便送给哈定内阁一个“扑克内阁”的绰号,极具讽刺意味。在这样的情况下,哈丁内阁的丑闻迭出,政策出台前后的黑幕重重,而每一项政策无不代表着大富豪、大财团的利益,也就不足为怪了。

晚年的哈定

除了执政风格饱受诟病外,哈定在私生活方面也很不检点,曾经和数位有夫之妇闹出绯闻,影响非常差。在众多的情妇当中,哈定跟凯莉·富尔顿·菲利普斯、南·布里顿保持关系最久,甚至在入主白宫后依旧时时跟布里顿幽会。哈定的私情令妻子弗洛伦斯妒火中烧,两人经常为此大吵大闹,令白宫内外看尽笑话。

哈定频繁出轨令弗洛伦斯难以忍受,最终驱使她做出一项疯狂的举动。1923年8月,哈定在一次横跨全国的“谅解旅行”途中离奇病逝,终年58岁,此时他的任期才刚刚过半。弗洛伦斯对外宣称丈夫是死于中风,但当医生们提出验尸要求时,却遭到她的百般阻挠。为此,很多人相信,哈定并非正常死亡,而是被饱受情感折磨的妻子所毒死。

哈定的葬礼

回顾哈定短短2年的执政生涯,虽然他在主持召开华盛顿裁军会议、限制列强间军备竞赛方面颇有成就,并积极推行某些富有成效的经济改革,从而为日后的“柯立芝繁荣”(柯立芝是哈定的继承者)奠定基础,但由于才能平庸、执政风格散漫,加之私生活极其不检点,还是让他饱受国民的批评。正因如此,哈定屡屡被评选为美国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参考书目

艾伦·布林克利(美):《美国史》,海南出版社2014年版。

林涛、裴迎钦(中):《美国总统全传》,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