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 正文
o的正确发音拼音,到底应该怎么读?
上传时间:2021-02-23 09:41点击:

过年前我们曾经写了一篇关于拼音的文章(点击阅读:嗯?为什么“嗯”字的正确拼音居然不是en?),不过在留言中,很多同学都问到了同一个问题,汉语拼音中的“o”到底怎么读?

 

 

和其中几位读者聊了一下提问的原因,发现之所以这个问题成为热门的话题,是因为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教的“o”这个拼音的读音都不同——比如有些会读成类似“窝”的音,于是单韵母就是“阿窝鹅衣屋淤”这样。有些老师则会教成一个简单的感叹词短音。

 

当然也有其他的情况,比如也有遇到几位读者反映遇到老师教孩子“o”的读音是类似“欧”的音,我猜想这可能是英文读音和拼音读音教混乱了?

 

 

因为这些教法的不同,就出现了很多混乱,那“o”这个韵母,到底应该读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纠结,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一些。

 

在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周总理提交的《汉语拼音方案》:o应该读成“喔”的音,而“窝”对应的则是“uo”。这个标准60多年来都没有变过。

 

 

不过在新华字典中,“喔”却是个多音字,那是应该怎么读呢?

 

因为纠结的人太多,有不少家长跑去教育部的官网上问了这个问题。教育部也给了正面的回答:这里“喔”应读为用作叹词的“ō”,而不应读为用作“鸡鸣;鸡啼声”的“wō”。

 

 

如果你还是有点乱,不太清楚这个“喔”怎么读?我们是请李瑞英老师来说明一下吧:

 

 

 

所以关于汉语拼音的“o”,其实并没有什么混乱的争议——应该读感叹词“o喔”的短音,而不是“w-o窝”。也没涉及到教纲修改之类的问题。为什么有老师教的是读成“窝”,原因很简单:很遗憾这位老师教错了。

 

那应该怎么教?在前面的留言中也有读者问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总是不会发某些单韵母的音,会发成相似的复韵母,比如o读成ao。怎么办。

 

 

 

其实“a-o-e-i-u-ü”的发音有一个关键的特点,掌握好了,发音和区别其实并不难。

 

因为这六个属于韵母中的单韵母。而单韵母在发音上的关键特点,那就是“嘴不用动”。

 

简单的说,就是单韵母在发音的时候,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头的位置也不移动。大家可以试试读另外几个单韵母,然后再读一些普通的声母+韵母的汉字,或者“ao、ua、ai”这些复韵母,就可以清楚感觉到单韵母“不动嘴”的特点。

 

那么“o”作为一个单韵母,自然就不可能发“窝”的音。不信你试试能不能在口型和舌头都不动的情况下,发出“窝”这个音的。

 

这段时间回答了不少关于学习和使用汉语拼音时候的问题和难点,在和读者沟通中,也发现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 认为汉语拼音就是标记汉字读音。

 

其实汉语拼音的设计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标注普通话读音”,而是为了方便将汉字根据读音转化为一个拉丁字母的“单词”。汉语拼音概念最早的出现来自五四运动前后的“中文拉丁化”的思潮。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比如钱玄同等人,认为为了中国的复兴需要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的表音文字。随后几十年,“拉丁化新文字”的运动一直在不断尝试之中。

 

建国之后,废除汉字、改用“世界通用”的表音拉丁字母文字的呼声也很高。但幸运的是,最终这条路线被否决了。而作为“汉语拉丁化”产物的“拼音”则赋予了新的历史定位,周总理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说明,汉语拼音是用来帮助识汉字和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不过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汉语拼音在设计的时候,目标不只是为了准确注音,也需要考虑日常书写而提高辨识度,和书写的便利性等因素。目前我们使用拼音的时候,也能看到这些“特别变化”—— 比如“无”的拼音不是u,而是wu。比如“日”的发音其实没有“i”,却要拼成“ri”。比如“轮”的发音其实是“l-u-en”,却写作lun。这些变化是为了阅读时候方便区格,以及书写时快速拼写而准备的。

 

在汉语拼音用于注音的时代,因为这些原因,汉语拼音体系有时候会导致一些混淆。不过没想到的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的技术发展,赋予了拼音一个超乎当初设计者们预期的新功能——打字输入。结果拼音的这些特点,反而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优势。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八卦了,回头有机会再聊。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