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谭秋韵 > > 正文
谭秋韵演讲:中国留学生历史变迁
上传时间:2019-01-04 21:14点击:

谭秋韵演讲:中国留学生历史变迁


留美学生的故事应该从何说起?

 

容闳说起吧。1850年他只身一人,考入耶鲁大学,成为第一个留美的中国学生。回国后直接参与洋务运动,主导了清朝派幼童留美。

 

留美幼童的故事也值得书写,匡扶中华的重担竟落在了一群还留着辫子的弱冠少年身上。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命途以悲剧收场,但好在,这些人里有设计铁路的詹天佑,有民国初期的总理唐绍仪,有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西学东渐,国之重器。

 

再后来呢?有庚子赔款奖学金成立的留美预科学校(现清华大学)和凭着庚款留美的莘莘学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大学者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

 

这一趟旅程一直延续着,民国也好、共和国也罢,无数人学成归国,也有人移居他乡。美国像一间沸腾的铁匠铺,无数精铁在这里熔化、锻造、百炼成锋。

 

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门口合影
 

我们的故事又该从何说起?

 

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 “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有志者竞相以出国为荣。两位北大的老师在80年代末初加入了这场大潮中,波折,沉浮,回国后成为教育者、企业家、投资人。

 

90年代风起云涌,更多人加入了考托福、考GRE、实现美国梦的行列中。那时候的留学生,开着最破旧的车,租着最便宜的房子,一心想拿奖学金,想留下,想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中产阶级生活。他们中也有人选择回来,回到最熟悉的环境里打拼:杨澜、曾子墨……我们对他们的故事了如指掌。

 

21世纪来得比所有人想象都要快。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中国富裕起来了,留学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也并非所有人都心心念念想着留下来。中国留美学生的人数在暴涨,年龄在降低,费用投入在变多。不管是名车豪宅,还是潜心学术,每个人都在过自己适合的生活。

有人创业,也有人觅得好工作;有人留下,也有人选择归来;有人遵循传统,学商科念工程,也有人冲破围栏,学摄影、搞艺术,和美国人比拼智力之外的天赋和勤奋。当我们在谈论留学生的时候,也终于可以清晰辨识出他们每一种姿态和模样了。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旅途和归宿,每一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奋斗和坚持。30年过去,《北美留学生日报》选择在这个感恩节,邀请我们这一代留学生,把故事分享给你听。

Wesleyan University的中国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