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 > > 正文
陨石猎人陈鹏力、王梓鉴:罕见原始无球粒陨石的发现之旅
上传时间:2020-11-26 08:03点击:

在我国新疆的戈壁滩上,活跃着这样一群“猎人”,他们风餐露宿,只为寻找最为罕见和珍贵的天外来客——陨石。近期,我们公众号的粉丝——“猎陨者”陈鹏力和 “天火”王梓鉴率领团队发现了中国首例原始无球粒陨石Brachinite(B群),世界排名第六(重量),并获得国际认证。以下为陈鹏力亲笔的猎陨经历,略有删改。

 

B群陨石的野外照片

 






B群陨石国际鉴定网站截图

                 

以梦为马

可以先从一个梦开始这长达一年的真实故事。2019年10月24日,这次出门的第一天晚上,我在大南湖戈壁露营时做了一个梦,梦中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一颗流星划过下落。村民第一时间告诉了我,我在村里一位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一块目击陨石,云云……

在此之前的9月,我们曾两车8人猎陨探险穿越罗布泊寻找陨石,最终为“敦里克”编号007和008陨石的命名提供了三个样品,8个一手坐标数据资料!在罗布泊距千年古城不远处扎营的那晚明月当空,晚餐刚过一会,大家围着篝火聊天,突然狂风大作,瞬间风力达七八级,我们四个人钻进帐篷,一人压住一个角,才避免了被风刮走的险情,大风一直刮到后半夜才停。第二天的能见度不足两公里,让我们彻底领教了罗布泊的变化无常。2019年的10月24日,我和“天火”王梓鉴,张哥一家三口相约穿越库姆塔格沙漠前往敦煌方向。自从4月8日我们穿越这个区域找到了7.2公斤球粒陨石后(2020年9月15日获得国际命名为库姆塔格编号063分类H4高铁类球粒陨石),大家对这个区域念念不忘,所以又相约再次前往。为什么要说“又”,是因为这是我这些年来多次进入这个陨石“富集区”,奇怪的是次次都有惊人的收获,我对此地充满着好奇、敬畏、喜爱,就像我的游园一般,戈壁荒漠、沙垄、盐碱滩地,偶尔隆起的梭梭红柳土包,跳跃着的黄羊“鹅喉翔”,连天鹅大雁都会折翅于此的无人区!

茫茫戈壁

 

风餐露宿

 

多年的戈壁荒漠生活让我们对天气早已适应,零下五度的夜晚我们都是安然入睡,只要是没有风,戈壁沙漠如大海一样平静无垠、寂静无声。这样的夜晚也只有在大漠戈壁才能体会,我们享受着这种感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天马行空的游走在这片区域,每天的工作就是搭帐篷、做饭、睡觉、找陨石、写随行记录、拆帐篷。纪大姐的儿子一凡此次从安徽特意到新疆来体验无人区猎陨探险的生活,21岁的小伙子,健康活泼。不过新奇的生活才进行了三天,他对这简单枯燥的无网络覆盖的无人区开始了厌倦,问我陈队长,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有信号有人烟的文明之地?我看了纪大姐一眼,她朝我笑着挤眼,我便明白了其意,说大概8至10天吧。他听了以后惊讶的说10天!我受不了了,我的身体快臭了,不能洗澡,没有信号,我没法活了。每天就这样搭帐篷、途步、做饭、找陨石,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们笑着说,找不到陨石就不出去了。他长长的叹口气说这里太寂寞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知纪大姐和张哥带儿子进来的良苦用心,就围着火炉给他讲了一些戈壁荒漠的奇闻异事、陨石的知识,他似乎又有了新鲜感,问我陨石长什么样?有什么用?等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我就想告诉他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做一件事情从一而终,才能培养一个人的精神意志;你第一次进戈壁无人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天文、地理、历史、野外生存,等等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不是简单驾车穿越。他笑着说,那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的。 

风餐露宿的猎陨生活

 

           

奇石初现

 

10月27日在从乌鲁木齐出发后的第四天,在行程1200公里后的磁海沙垄边,意外发现一块大约半公斤重的石陨石,大家兴致勃勃开始搜索这个区域。下午3点左右在驾车搜索时,在车的右前方发现一块和此地地貌不大相同的石头,我让“天火”下车察看,发现一块如泥石一般的陨石,我们仔细的定点、记录、拍摄,以便于送检命名。在拿起这块陨石的时候我俩进行了一番讨论,我说,这是块泥石,没有锈迹和特征。天火说,我感觉像,但是没有见过此类陨石。我俩又仔细研究论证了一翻,发现有冲击融脉和一粒黑色物质,着地结晶的部分有陨石中像陨硫铁和黄铁矿氧化的物质,感觉是一块双L或者碳质球粒或非同寻常的陨石,初步断定应该是碳质球粒陨石,因为磁性和普通球粒差不多。我们用仅有的知识判定了这块陨石,一切要等待切样送检相关部门后方知是什么种类。

两位陨石猎人和发现的陨石

在第六天的时候,我们的油料、饮用水还可用三天,又穿越了一些从未去过的区域,没有任何发现,想想小一凡的新鲜劲又过了,我们就准备撤离前往“大海道”雅丹地貌穿越探索,因为这个区域目前只发现零星几块陨石,想接下来对这个区域进行大面积的搜索。29号当我们到了有信号地方,电话微信被朋友和关心我的石友打爆,告诉我,另一支进罗布泊探险寻宝的石友在回来的时候遭遇车祸,车内两人当场去世,而且都是我认识的石友,为了自己的爱好,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罗布泊,我的心情非常低落,莫名地发脾气!再加上因为张哥的车刹车系统出了故障,便决定到哈密修车再做计议。因哈密没有配件,张哥一家人先行一步返回了乌市。

 

初次送检

在回到乌鲁木齐市的11月1日,我们将10月27日发现的这块2.505公斤陨石第一次切样33.9克送检了国家鉴定机构(行星与天体化学研究部门)。当李博士收到样品后惊喜的告诉我说,你俩这下玩大了,这是一个好东西,一切要等鉴定完毕告诉你们答案。将切面图和视频发给王子尧老师看,他也惊喜的说,你俩中大奖了,是很稀少的种类,中国首例,在国际上也算的上是博物馆馆藏级的了,恭喜你们。去年冬天咱们还聊天,你告许我说,你最大的梦想就是要在10年内找到中国的“无球粒陨石”,这话才说完一年梦想就实现了。我都很兴奋,真替你们高兴。他也很严谨地说,一切等国家鉴定机构为准,静候佳音。李老师说,这陨石应该有量,建议我们再去寻找。

第一次切样送检

 

 

再赴大漠

休息几天后我和天火决定再去此区域展开大面积的搜索,我俩将陨石有可能掉落的区域在地图上划分标注,准备好了10天的物资,便于11月5日两人两车出发,当天行驶700公里,天黑后在戈壁荒漠露营,6号下午三点又行驶200公里戈壁荒漠无人区才到达目的地,搜索、途步至8号上午10点21分驾车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一块几十克重的陨石,开心地以为和2.505公斤的是同类,仔细观察发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球粒”,断定是球粒陨石,和那块非同类。测距在一公里,加上10月27日上午找到的那块572克的球粒陨石,在方圆10公里内发现了三个不同种类的陨石,那么这意味着是否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小“富集区”?搜索几个小时后,我俩便又穿越了40公里外的另一个区域,也未有发现,夜晚大风霜冻,气温降至零下5度,9号早起柴火点了四次才勉强煮了牛奶,就着馕吃得有滋有味。早餐过后,我俩决定再回到那个小“富集区”展开搜索,大家会奇怪为什么老是要来回折腾呢?因为大戈壁荒漠一旦没有目标,有时候很容易让人丧失信心和原则,会放弃自己曾计划好的一切。

野外生活用品

下午回到这个区域后,我们都有了一些倦意,天火快要睡着了,连日地开车爬坡徒步搜索,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4时20分我们朝西南搜索,在太阳灰白无力的逆光下我看见一块石头跃然于眼前,凭直觉应该是陨石,快速下车察看,我只看了一眼就兴奋的围着车跑了一圈,大喊,“天火”快下车!发现一个大家伙!我俩用GPS打点,拍摄正反两面照片视频留存一手资料。当掀起这个大家伙时,我俩又是一阵惊呼,这个大家伙重约6至7公斤、背面有锈迹,仔细查看球粒密集和8号早上那块小的是同一类,测距竟然有5公里之远,我俩判断应该是有一定的量,因为陨石的散落区域有大有小,说明了二次爆炸的可能性,不是独体,再朝西南呈直线寻找一公里后,4点51分,我又在车的右侧发现一块石头,大部分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小平面在外。 

戈壁残阳

回到营地做晚餐喝酒庆祝,为什么每天要喝酒?因为冬天的戈壁荒漠早晚异常寒冷,这就是典型的沙漠气候,白天只要不刮风有太阳冬天也像阳光明媚的春天,只要风力超过三级,寒冷之意犹为强烈。我们用自制的“大芸酒”,是用新疆一种野生的中药材泡制,号称“沙漠人参”,学名肉苁蓉,是一种寄生于梭梭与红柳根部的菌类植物,一年中只在四月中下旬出土,生只有一个月时间左右,开花后即枯萎,有治腰疼通便暖膝腰之功效,我又配了甘草(养胃)和野西瓜,学名老鼠瓜(祛湿气排毒)野生黑枸杞等。我们住在多年前地质队废弃的一个地窝子里,四面能挡风,在里面点上柴火、烤火做饭,我俩戏称这是我们的沙漠“五星酒店”,使我俩乐不思蜀……

这些年的野外生活让我对戈壁荒漠中的动植物地理地貌有了更深的认识,什么地方会有危险潜在,天气的变化等等。10日晚月亮旁突现光圈,从天黑后到晩上11时光圈越来越大,月亮越发灰白无力。凭经验肯定有大风雪到来,果然11日天降大雪,一股寒冷空气来袭,戈壁滩银装素裹一片雪原,12日上午风停,太阳一晒戈壁荒漠上表层5厘米土壤皆湿,没有办法我们便从帐篷中搬到车里睡,早起发现被褥、防潮垫与车身接触部位热冷交替位置出现结冰现象,可见夜晚气温有多低。因为连续半个多月的戈壁荒漠露营,我们的腿腰受到寒冷的侵袭,我做过手术的老腰疼腿麻,不堪忍受,出过车祸的左侧肋骨由于每天装车卸车装水桶油桶(六桶近160公斤)也偶有疼痛。14日在搜索10天之后,再无发现,加上气温下降,我们果断撤离出无人区!

2.505公斤的“唯一”陨石

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经验的陨石爱好者和发现过陨石的陨石猎人可以通过地理地貌、陨石的特征尤其是陨石与土壤的接触面、下陷程度、背面与土壤的氧化反应能看出来是否是陨石“居地环境”第一现场。我们团队在野外寻找到的陨石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打点、拍照、采集一线视频资料和土壤,这为后期国际认证和命名做好基本程序。在耐心等待了一年零十五天后的11月16日,终于接到李世杰老师的捷报,这其间我们前后去过多次寻找这个陨石的其余个体,但始终再无发现。这可能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唯一”宝贝!我们发现的陨石正式通过了国际认证并获得命名!其中的过程一波三折,如有朋友想来参观学习了解这块陨石,请来新疆乌鲁木齐,猎陨者.西域陨石馆。结尾我只想说一句话:猎陨很艰辛,请珍惜手中每一块来之不易的“天外来客”和科研机构人员的研究成果!

第二次切样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