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杨修之死:杨修之死的原因
上传时间:2021-09-12 22:48点击:

杨修,是三国时代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每当说起他的名字,大家脑海里都会立刻蹦出,一个鲜活明快的智者文人形象。以及“门添活字”、“一盒酥”,“梦中杀人”,“鸡肋退兵”……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历史典故。

是的,杨修这个人物,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留下了一个“才能过人”+“牙尖嘴利”“恃才放旷”+“口无遮拦”的印象。论才华,他是没得说,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但是论性格,他也是毫不检点,什么话都在他的肚子里藏不住……

按照《三国演义》小说里面的剧情,杨修最终也是死在了,自己这张管不住的臭嘴之上。他在汉中之战后期,刘曹两军对峙的关键阶段,将曹操尚未完全定下主意的“撤兵”一事,就自以为是地传播了出来。

 

 

结果,自然是惹得曹操大发雷霆,瞬间就以此为由,将他治罪下狱处死。成为了继祢衡,孔融二人之后,第三个因为口无遮拦,而死在曹操刀下(祢衡算是曹操借刀杀人)的有名文人……

所以,后世有些人,也乐于将杨修和孔融祢衡二人并排,位列三国时代“三大杠精嘴炮”之一。同时也以此而警醒后人,凡事切不可过于高调。不然,说不定就会“祸从口出”,因为某一句莫名其妙的“失言”,从而导致引火烧身,惹祸送命……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杨修,也真是这样一个恃才放旷,最终死在自己那张臭嘴上的典型形象,和祢衡孔融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史书记载上的杨修,虽然确实有着才华横溢和口舌高调的一面。但是其真实的历史轨迹,以及身份形象,都和演义中所描述的颇有区别。他最后的死因,很大程度上也并非是由于他妄猜孤意,并胡乱传播的失策之举,而是由于政治上面的一些原因……

今天,我们就翻开各种史料的记载,来好好还原一下杨修这个人物。看看从他的故事之中,能够解读出多少被埋藏在小说剧情之下,所并不为人知的真实内幕!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并没有杨修的单独传记。而且在其他人物的传记里,对他也没有太多提及。倒是在范晔所著《后汉书》中,在《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一章中,专门提到了关于他的故事。

 

 

从这段记载里,我们大致知道杨修籍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字“德祖”。而且他所在的家族,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弘农杨家”。

要说起这个杨家,也真的是个非常了不得的士族。他们家族的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声望十分显赫不说,到了东汉时期,光是位居朝廷“太尉”高职的人物,杨家就出过四个之多(杨彪、杨赐、杨秉、杨震,分别是杨修的父亲,爷爷,祖爷爷,和高祖爷爷),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

 

 

而杨修作为太尉杨彪的儿子,母亲又是大名鼎鼎的“汝南袁氏”家小姐(司徒袁安的曾孙女),出生可谓是显赫之至。而且他从小就聪慧伶俐、智商过人,在勤奋好学的同时,还为人彬彬有礼,和善谦恭……很快,学得一身丰富知识,并满腹经纶的杨修,便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年仅20来岁便被推选为孝廉,不久又改任郎中……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

只不过,这时候的天下,已经逐渐进入了军阀割据,纷争混战的年代。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落,皇权的不断式微,再加上董卓、李傕、郭汜等西凉军阀的不断乱政,原本高高在上的朝廷,完全已经是名存实亡,就连小皇帝刘协,也成为了孤家寡人……

 

 

随着曹操的“勤王迁都”,将好不容易逃出长安的汉献帝刘协,接到了许昌,从此也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模式。而这时候的所谓朝廷,也随之落入了曹操的掌控之中,虽然表面上还供奉着天子,实际已经是完全将其当成了木偶傀儡……

据史料记载,杨修入仕的时间是在“建安年间”,而建安这个年号,就是汉献帝来到许昌之后,所设立的新年号。所以说,杨修这时候所从仕的对象,其实是真正掌握实权的曹氏一族。而他的具体职务,也和《三国演义》小说上所描述的一致,是作为“丞相府主簿”。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

 

 

所谓主簿,就类似于今天的“文秘”职位。在魏、晋以前就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的编制之中,掌管各级主官属下的文书方面工作……尽管,主簿的职级并不算高,但是却能随时接触到,所在官署的核心事务,是一个完全不容忽视的职务。

更何况,杨修所担任主簿的地方,是曹操所在的丞相府。俗话说水涨船高,同是一个主簿的工作,放在某个小县令身边,和放在天下第一权臣府上,分量肯定也是不一样的。而能够在曹操这样的大咖,朝廷的实际控制者身边做事,也足见杨修在文书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绝对到了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地步。

 

 

不仅如此,杨修在丞相府主簿这个职位上,干得还相当出色。由于曹老板任在天下,平时日理万机,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丞相公务,以及自己相府上的大小内外事务,就都交由了杨修之手处理。而杨修也是竭尽所能,每次都将曹操身边的所有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非常符合曹操的心意。

(《典略》记载:“杨脩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甚至于,在《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中,还讲述了一些杨修平日里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故事。并点评说他的才华,在某些方面就连他的主子曹操,都会自叹不如……

 

 

尽管,《世说新语》只是一本笔记小说,上面所写的东西,可信度还待考证。但试想,杨修既然能作为这类脍炙人口的读本之中,聪明智慧人物的代表之一,也足以说明他的大脑之活络,才思之敏捷,果然不愧为一位精明睿智的文人。

那么,《世说新语》中,具体写了杨修的一些什么事呢?其实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杨修的那些经典历史典故,如“曹娥碑猜字谜”、“门内加活阔字谜”、“一人一口合字谜”等等。

可以肯定的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72回中,描述杨修“恃才放旷”往事的时候,取材的源头,也是来自于这些故事……

 

 

当然,在这么多故事中,最精彩的还是在汉中之战里,杨修以“鸡肋”之说,料定曹操必将退兵的桥端。这也是杨修在《世说新语》的所有相关故事里面,唯一在史书上有着可靠记载的故事: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脩之几决,多有此类)

看得出,这些记载和罗贯中笔下的小说描述,倒也是差不了多少。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三国演义》里面关于“杨修之死”的剧情,也应该是取材于此。

 

 

然而,事情的结局却和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大相径庭。杨修并没有因为,胡乱妄自猜测君主的意思,而被曹操借“扰乱军心”之罪名处死。反而是再一次成就了杨修“聪明善思”的美名。甚至在最后,作者还点评说,杨修在其他时候,也经常表现出类似的才智。(脩之几决,多有此类)

就此,我们也基本上能够勾画出,杨修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确实是个非常聪明,而且才思敏捷的能人。论内政理事,他绝对是一把好手,也非常适合作为君王的副手,辅佐其治理国事家事。

 

 

然而,杨修“放旷”的一方面,虽然没有演义里面所描写的那样夸张,却也是名副其实的。虽然他并不像祢衡那样出口成脏,骂人成瘾;也不像孔融那样嘴炮无敌,抬杠顶牛。但是他的口舌确实也偏高调,不够内敛,更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看法。最终,他遭遇到身首异处的结局,恐怕和这些东西也不无联系……

接下来,我们就来继续解读一下,杨修在汉中之战结束以后,所发生的后续故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杨修这个人物的故事高潮,就是在于他的“口舌放旷”之上。然而事实上,杨修在曹魏政坛上的各种表现,才是他在历史上真正的“戏肉”所在。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翻出《三国志》,看看整本书上唯一对杨修有记载的章节,就是在《三国志-魏书十九-陈萧王传》中……

所谓陈萧王,也就是曹操的三儿子,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七步成诗”典故,以文采和诗才而著称的曹植。为什么独独在他的传记里面,提到了杨修?他和杨修之间,又是什么样一种关系呢?

在《三国演义》第72回中,曾写到曹植与杨修之间关系密切,友谊深厚(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而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虽然并没有具体描述二人的关系,但也肯定了杨修是曹植帐下的人,而且是重要幕僚之一……

(《三国志-魏书-陈萧王传》记载: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我们都知道,在汉中之战过后,已经统一大半个天下的曹操,由于年老多病,逐渐进入到了风烛残年,卧床不起的最后岁月。而随着天下三分大势的形成,曹孙刘三大阵营之间相互鏖战,也逐渐平息。整个神州大地,也在这种三方的均势之中,而迎来了短暂的宁静。

试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权而言,在外部压力消失,以及君王年老的双重前提下。下一步会在朝堂上上演的,就必然是“夺嫡争位”的传统宫斗戏了……

是的,我们要解读杨修这个人物,就不能不谈到曹魏政坛上的“夺嫡之争”。由于曹操之前一直忙于东讨西伐,四方征战,所以对于自己百年之后的继承人一事,也一直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原本,曹操有个最疼爱也最器重的长子,名叫曹昂,是旁妾刘氏所生,由正室丁夫人所扶养长大。然而在之前与张绣的宛城之战中,由于战略判断决策的失误和战术上的劣势,曹操军遭遇了一场惨败,曹昂也在这一战中,为了掩护曹操撤退,和典韦、曹安民等人一起,战死在了军寨门口。

除了曹昂之外,曹操足下由正妻卞氏所生的嫡子,还有四人之多。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曹丕(老大)、曹植(老三),还有曹彰(老二)、曹熊(老四)二人。从理论上来说,这四个人都具备继承大业身份。

年龄最小的曹熊早夭,可以先排除在外。次子曹彰一向勇猛善战,长期镇守曹魏北方边陲,虽功高苦劳且地位崇高,但由于长期远离朝堂,也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也就是说,真正在具备在曹魏朝堂上,一争嫡子之位的,也就是曹丕曹植两人。

 

 

论本事,论才能,曹丕曹植二人可谓是各有所长,不相上下。而且他们二人都很好地继承了曹操,在文学诗才上的天赋。在历史上留下的名诗名句不少,被后人合称为“三曹”,文学地位直逼后世宋朝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然而,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魏王”这个宝座,到头来也只能坐得下,曹丕曹植其中的一人……所以在曹操犹豫于继位之人,并且在两个儿子之间左右摇摆的时候。曹魏政坛上各方势力,也各自站到了曹丕和曹植的身后,成为二人角逐王位的支持力量……

而杨修,就是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曹植那边。以他“弘农杨氏”的家族背景,和身后强大的传统士族支持力量;以及他统筹丞相府内外事务,斡旋于各方政治势力之间的身份,无疑是曹植身边,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三国演义》中上说,杨修为了帮助曹植争宠,而不遗余力为后者出谋划策。甚至直接教授曹植,该如何在各种场合下应付曹操的各种问题,以展示出自己的各方面才能(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

这件事情,在史书上也有着相应的记载。虽然并未说明,杨修所教授的对象就是曹植。但此事也依然引起了曹操的怀疑,从此为后者所忌惮……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

 

 

也就是说,杨修其实已经是深深地迈入了,曹魏政坛的“夺嫡之争”。随着曹植后来的一些不明智表现,而为曹操所厌恶,并且在风头上被曹丕一步步盖过。杨修的身份,也随之变得尴尬,甚至已经踏在了危险的红线上……

然而即便如此,这似乎也不足以成为,杨修被问罪下狱,并定罪斩首的充分理由。历史上因为“夺嫡”之事而站错队列的人,可谓是多了去了。即便是后来因此而获罪,大都也是因为在新帝继位以后,为了打击之前和他“争嫡”的势力,并巩固自身地位而为。

而像杨修这样,在老君主尚且在位,甚至嫡传之事都尚未完全明朗之时,就被下狱诛杀的案例,历史上还真是不太多见……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推断,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并不仅仅是在于他在政治上,所谓站错了队。还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和内幕,值得我们继续去发掘。

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我们还是翻开《三国志-魏书-陈萧王传》,发现其中记录了一段比较隐晦的话。大致意思是说,曹操考虑到杨修才能过人,并且又是他的老对手——袁氏家的亲戚,所以才降死罪于杨修。

(《三国志-魏书-陈萧王传》记载: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段简单的记录中,看出杨修的真实政治身份。就像我们之前所分析过的一样,他原本是旧士族的代表,身后是袁氏、杨氏等,东汉末年的一流大家族。而且他的政治理想,是与曹操有悖的,这才是他惨遭横祸的真实原因……

 

 

我们知道,曹操作为汉末霸主,走的是“法家寒门路线”。在“唯才是举”的同时,还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打击,那些传统的豪门大族。甚至,曹操还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之前从秦汉以来所一直奉行的官吏选拔制度——察举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举孝廉”制度。

曹操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宣告着,对于旧体制和旧官吏制度的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着乱世争雄的风口,对于两汉年间所逐渐形成的,大家族门阀制度,所进行削弱和限制。也正是在他数十年的努力之下,原有官场体系被无情打破。并为后来曹丕上位之后,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而打下了基础……

而杨修呢?他的根子上,还是来自于传统门阀。他虽然才能过人,且身居高位,但是他骨子里所代表的,还是士族大豪门的利益。

 

 

所以,我们可以就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杨修努力上位,以及他坚决处在曹植一方的政治站队,其实也是带着强烈的个人目的。他意图以自己的能力,来左右曹魏朝堂的“夺嫡”之事,并借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要看一看,曹丕与曹植两个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别。虽然他们二人,都是同样的才华横溢,文采四溢。但是从政治能力上看,曹丕明显是更胜一筹,更具备一国之君的气质。

至于曹植,他的性格之中,更多出几分文气,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从史书记载上来看,他的行为举止中,颇有些文人的任性,做事情也不够检点,在自我约束等方面,不如工于心计,且擅长权术把控的曹丕。

 

 

(《三国志-魏书-陈萧王传》记载: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也就是说,曹植这样的人,无疑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再加上他比曹丕年幼,按照“长次有序”的继承制度,他也应该被排在曹丕之后,不太可能与后者去争夺王位。

然而史书也记载,曹操曾经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过很久,甚至有几次都差点决定抛弃曹丕,立曹植为继承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国志-魏书-陈萧王传》记载: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恐怕这其间的关节之处,就要归结于杨修身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杨修倚仗着自己对曹老板的了解,不遗余力为曹植量身打造了一套“表演计划”。让后者能够在曹操面前对答如流,并争夺更多的“立嫡”筹码……此等作为,等于是已经深深地将手伸进了,曹氏家族的核心事务。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曹操对于两个儿子之间,孰优孰劣的判断。

试想,一旦能够成功骗过曹操,将曹植扶上了继承人的位子。那么杨修作为拥立他的最大功臣之一,必然能够在曹操去世,曹植上位之后,得到最大程度的重用。并且,他以往就是曹操的副手,对于曹魏政坛上的政务非常熟悉。此时以曹植的本事,也未必能掌控得了他……

 

 

到时候,杨修身居朝堂第一权臣的高位,会如何把控整个曹魏的政治风向,并影响历史的走向?他是大士族出生,自然是要维护旧的体制,并且阻挠改革。曹操曾经所定下的寒门用人制度,会不会被推翻?曾经已经被打压到,快要翻不起太大风浪的门阀制度,会不会又重新卷土重来?

幸好,年老卧床的曹操,虽然脑子已经有些昏庸。但是在这种关键大事上面,却还是并不糊涂。不管是间谍刺探也好,他人举报也好,他还是明察秋毫地发现了,杨修在“夺嫡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于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将曹丕扶上了继承人的位置……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丕确实在继位以后,基本上坚持了曹操之前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在对于传统官吏选拔制度的打击上,他和曹操观点完全一致,不仅继续坚持着之前的用人方针,还命令陈群制定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之后影响数百年之久,直到隋唐时期才被“科举制度”所取代的官吏制度……

写到这里,我们也算是大致理清了,杨修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行径。和《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个口无遮拦,且最后“冤死”在自己那张嘴上的“放旷才子”相比,历史上真实的杨修,其实真正的重点并不在这方面,而且死得也并不冤枉。

 

 

杨修的悲剧结局,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出身身份,以及他所代表的士族集团利益,还有在曹魏政坛上的站队等。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他在曹操的继承人选拔上,所处心积虑的一系列作为。

但是话又说回来,杨修的“嘴炮”功夫,和他的死也不无联系。这也是他在政治上,所不够明智的地方。正是因为之前的伶牙俐齿和恃才放旷,使得他赢取了太多的名气,成为了众人的关注对象,才导致他为曹植制定“对答教条”一事被曝光出来以后,整个人都处于万夫所指的尴尬境地。

 

 

试想,要是杨修平日里能低调些,将自己巧妙隐藏于曹魏政坛的幕后。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也并没那么容易被人察觉,他拥立曹植的计划。最后还作为典型,从曹植的麾下所揪出来。

甚至于在曹植争夺嫡位的计划失败之后,他也更容易撇清关系自保,而不至于为此而搭上性命……

写到最后,我们再回归一下,本文的开头处,关于杨修与孔融祢衡二人,被称为“三国三大嘴炮”的问题。其实,之所以他们三人的名字,容易被后人所同时提起,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祢衡的那句点评:“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然而,我们之前点评过祢衡这个人物,知道他本质上就是一疯子。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又能有多少参考价值呢?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杨修根本就不应该与这二人并称。因为他的性质,与这两人可谓是完全的不同。

杨修固然也有口齿高调,爱说会道的一面。但是他的言辞更加高雅,在为自己赢得名气的同时,也从不得罪任何人。这点和祢衡那种出口成脏、骂人戳心;以及孔融那种胡搅蛮缠、无理争舌,完全就不是一道局。

 

 

更何况,杨修的才能,也是远在孔融祢衡二人之上:

在孔融的工作履历中,唯一的亮点也就是担任北海太守,治绩还算不错。而且他军事能力堪忧,连黄巾余党都打不过,根本尽不到保境安民的责任……之后到了曹操麾下,他也就是担任“将作大匠”这类有名无实的职务,根本谈不上政治方面有什么大的建树。

至于祢衡,就更没有什么实际的才能可言,甚至连脑子都可能不太正常。除了在写文章,奏鼓曲这种“才艺”方面,还算亮点之外。人们还能记住的,也就只他目空一切,且张口骂人这类事迹……

 

 

而杨修呢?不仅能作为天下第一权臣曹操的内务助手,还能在曹魏朝堂上身居高位。甚至参与到曹植和曹丕之间“嫡传之争”,如此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中。这已经能充分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名气、才干,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地位。

试想,若是换作孔融或者祢衡。即便是想要参与到,政坛斗争的核心风暴中去。以他们的能耐本事,也是根本没有资格的!!!

 

 

PS:据史书上记载,杨修在曹植失宠后,曾有意疏远曹植,以图自保。但是又不敢做得过于明显,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来往密度……这也能从侧方面证明,杨修在政治上是有一定目的的。

至少,在他看见主子倒台之后,立马就玩起了“见风使舵”这一招。这说明他也是想改换门庭,并保住可用之身,以图将来东山再起,再想办法继续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只不过,杨修最终还是未能逃出,下狱处死的命运。这说明他在“政治应变能力”这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