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水浒传武大郎的好哥们郓哥:表面正直仗义,内心贪财投机
上传时间:2022-01-19 12:45点击:
01喜欢看《水浒传》的朋友,尤其是喜欢看潘金莲的朋友,应该记得书里有这么一个小人物:郓哥。

郓哥本来姓乔,十五六岁,在郓州出生的,算起来还是宋江的老乡。

他和老爹后来到阳谷县居住,据郓哥说,他老爹已经六十来岁,生活来源不知道是啥,反正不富裕。

郓哥自己倒是算是一个很勤劳和心思灵活的人,经常倒卖一些时鲜水果挣钱。



他在书中的笔墨不算少,主要的事迹就是两项:第一,给武大郎通报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并且和武大郎一起去抓奸;第二,武松回来调查哥哥死因的时候,跟武松一起去县衙里当了证人。

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弄得紫石街街坊邻居人尽皆知,但是只有郓哥一个人给武大郎说了。

所以,在很多人的心里,郓哥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一个正直仗义之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孩子小小的身躯里,有着让我们一眼看不穿的小心思。

02郓哥并不住在紫石街,他知道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源于一次偶然。

当时正值农历正月中旬,郓哥弄到了一筐雪梨,于是满县城寻找西门庆,想要把雪梨卖给他,赚个三五十文的差价。

为什么要卖给西门庆呢?因为西门庆经常照顾他的生意,算是郓哥的大客户了,并且是出价最高的优质大客户,否则郓哥也不会锁定这么一个买家到处寻找。

正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个喜欢多嘴的人就告诉了郓哥,西门庆现在刮上了卖炊饼的武大老婆,每天都去紫石街王婆的茶馆里偷情。

西门庆是郓哥的熟人,武大郎也是郓哥的熟人,面对这种情况,正义感爆棚的人也许会揭露这种丑恶现象,胆子小的人也许会假装不知道,替大客户着想的人可能就不要去打扰,但是你猜郓哥的做法是什么?他要去紫石街王婆的茶馆分一杯羹,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03郓哥来到了茶馆门前,果然发现王婆在门口望风。

郓哥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来寻大官人,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了:我知道西门庆在这里,也知道他在干什么,我是来求财的,要价也不多,三十五钱就够了。

但是偏巧王婆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她不愿意给郓哥这笔钱。

郓哥于是作势要冲进屋去,被王婆拉住,然后两个人之间有了一段信息量极大的对话。

郓哥说:“不要独吃自喝,也把汁水与我呷一呷。

王婆继续装愣充傻,然后郓哥忍不住把话挑明了开始威胁:“你真是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也没得落地,直要我说出来,只怕卖炊饼的哥哥发作!”郓哥现在的诉求已经很明显了:要封口费。

但是王婆这种老江湖怎么可能被这种十五六岁的小孩子威胁到,上手就将郓哥打跑。

04找西门庆卖雪梨赚钱失败,找王婆索要封口费也失败,郓哥于是把目标投向了下一个目标:武大郎。

他在阳谷县转了两条街,终于找到了武大郎。

但是他也不直说,他先是用阴阳怪气的话来刺激武大郎,说他“几时不见,吃得肥了,呆在家里吃麦稃”。

这在当时的俚语里,就是讽刺武大郎的老婆偷汉子,武大郎做了鸭子。

武大郎走街串巷的,当然懂这些俚语,于是就抓着郓哥要问一个原委。

郓哥也很直白:“你请我吃顿饭,我就给你说。

在饭桌上,郓哥硬是等到自己把炊饼、酒、肉都吃完了,才开始慢悠悠地施展自己的话术:“西门庆和你老婆在王婆茶馆里偷情,王婆拦着不让我进去,你摸摸我脑袋上的疙瘩,就是今天被王婆打的。

”武大郎还有些将信将疑,郓哥就开始使用激将法:“我就知道你是这样的鸟人!”这些话一说,武大郎成功被激起了怒火,把武松出发之前“有事先忍、等我回来”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准备单枪匹马去捉奸了。

05武大郎把计划说出来之后,郓哥立刻给他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郓哥觉得这个计划里他没有参与度,也就不能赚到更多钱。

所以郓哥给武大郎提供了一个方案:武大郎先不要声张,第二天少做一点炊饼就在附近叫卖,郓哥负责在王婆茶馆门前蹲守,一旦看到西门庆进去,他就通知武大郎一起来捉奸。

到时候,郓哥引开望风的王婆,武大郎径直去撞门,保证抓个正着。

这个方案好不好?我只能说,好个吉霸。

这个方案从头到尾的目的都是“让武大郎亲眼看见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以证明郓哥并没有骗他,然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郓哥一个都没考虑过。

西门庆作为一个有钱有势的财主,拳脚上的功夫也不错,跟知县的关系也很好,跟武大郎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武大郎捉奸之后是公了还是私了?公了能不能获得知县的支持?私了能获得什么样的赔偿?会出现哪些后果?怎么处理这些可能出现的后果?郓哥一个都没考虑。

武大郎此时已经失去了理智,当即认可了这个方案,还给了郓哥几贯钱作为酬劳。

06第二天,一切按计划进行。

郓哥按照约定扔出果篮发出信号,武大郎趁着机会就去撞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房门。

一切都如同我们此前说的那样,武大郎确实捉奸成功了,但是因为缺乏后续的方案,他完全处理不下来接下来的事情。

西门庆在潘金莲的鼓励下拉开房门,当胸就给了武大郎一脚,踢得他倒地吐血。

然后,西门庆和潘金莲各自回家,只留下武大郎继续躺在地上吐血。

最后武大郎是谁救起来的呢?还是怕把事情闹大的王婆救起来、叫了潘金莲,两个人从后门把武大郎扶回家的。

那个出谋划策、身先士卒的郓哥哪里去了呢?书里写得很是讽刺:武大郎刚被一脚踹倒的时候,郓哥看着情况不对,转身就跑了……07郓哥下一次出场的时候,已经是武松回来查明真相的阶段了。

团头何九叔知道郓哥是知情者,于是带着武松去找郓哥来作证。

郓哥一见到两人,立刻明白了来意,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我去陪你们打官司,我老爹在家没人养,你们看着办吧。

武松也是个爽快的人,当即摸出五两银子交给郓哥,并且再许下了“事成以后再与你十四五两银子”的承诺,大大超乎了郓哥的预期,这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去作证。

不过,郓哥在给武松复述案情经过的时候,也没有忘记隐瞒自己找王婆索要封口费未遂、这才气急败坏找武大郎要线索费等有损自己“正义”形象的细节。

最后补充一句,武松被送到东平府去审判之前,没有忘记这个承诺,真给了郓哥的爹十二三两银子作为报酬——这一点比鲁智深许诺空头支票的习惯要好很多。

08最后说一段题外话。

经常有朋友在我写《水浒传》题材的时候跟我说,这本书三观不正、文学价值也不高,不知道有什么看头。

我看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还算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宋元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我可以作为一个民风民俗的参考。

第二个就是,作者虽然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有太重的“形象先行”的毛病,但是对于郓哥、武大郎、何九叔、唐牛儿、牛二、阎婆这样的市井小人物的描写,堪称精华。

既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也符合他们自身的定位。


就好比郓哥,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如果单靠卖水果,怎么可能养家糊口。

所以,尽管他才十五六岁,却早已学会了各种各样的不入流的挣钱手段:这里分点封口费,那里要点线索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管你是经常照顾生意的老主顾,还是平常一起做买卖的同行,不管你是人品低劣的王婆,也不管你是无辜的受害者武大,只要有钱,他就想去挣他一挣。

没有那么多的天真烂漫仗义直言,更多的就是投机取巧见钱眼开。

这才是文学,这才是真实。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