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上传时间:2022-02-02 19:27点击:
伟人对于古代历史解读得相当透彻,而他眼中的成吉思汗则是"一代天骄"。

这种称谓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如果你了解了成吉思汗当年的"帝国"边境有多大,可能就会发现拿破仑、希特勒与他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成吉思汗曾经打下了半个地球。
 
 
成吉思汗真的打下了半个地球吗?看看这些国家都曾是他的战利品
 
 
当然,很多人是不会相信的,半个地球有多大?它可不是地球仪上的一巴掌,凭着成吉思汗时代一切靠马跑的现实,半个地球够他跑几年的。
 
 
嗯,说的没错,但地球再大,马再慢,也架不住马不停蹄呀。

成吉思汗的战争就是这种样子,他打起仗来真的没有停的感觉,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中,几乎都处于争战状态,开疆拓土就是一代天骄最感兴趣的事。
 
 
 
那么,成吉思汗到底打了多少仗,控制了多少地方呢?打开当时时代的地理版图,成吉思汗是出身蒙古境内的,而他从小就是为着蒙古的称霸而战斗的。

所以,最初的战场是蒙古。

而这之后,蒙古之外的周边就成了成吉思汗要征服的地方。
 
 
 
 
 
首先,成吉思汗带着他的队伍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一路打败。

这五个斯坦就此成为蒙古帝国的汗国属国。
 
 
 
其次,成吉思汗带领着他的队伍继续进军花剌子模,而这里面包括的国家就多了,当时的阿富汗、中东14国、印度北部、巴斯斯坦都成为了蒙古帝国的臣子。
 
 
不仅如此,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昔日也是成吉思汗的一个小附属国。

就连匈牙利、罗马、捷克、奥地利等东欧国家也不能幸免。
 
 
 
虽然说有些战争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打下来的,但都是他的指挥。

而他还向着中原地区扩张,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几乎都是蒙古的地盘。

据说成吉思汗战无不胜,在他一生的沙场生涯中,除了十三翼之战失败之外,其他的都是无人能敌。
 
 
 
 
 
成吉思汗带着自己的儿孙们一路奔驰,在马背上打下了四十多个国家的领土,总计民族约为七百多个,人口有六亿之多。

今日盛况的欧洲强国,在当时只要听到蒙古军的名字,就吓到瑟瑟发抖。
 
 
 
所以,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的说法并不是虚言,他的征服版图已经从南面的巴基斯坦到东面的库页岛,再到北面的北极圈,西面的巴基斯坦。

这样一个大圈子,你可以想象成吉思汗有多厉害了吧?
 
就算这样,成吉思汗也不满足,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还骑在马背上亲自出战。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再大也禁不起成吉思汗的马不停蹄呀。

可惜成吉思汗六十四岁因伤势不治而亡,不然的话,可能他帝国之下的范围就不止是半个地球了。
 
 
 
 
 
成吉思汗能够有如此战绩,这几个方面不得不提
 
 
虽然说成吉思汗的成绩是真,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成绩呢?每个人都两只手,两个脚,一个头,为何并没读过什么书的他能这样战无不胜呢?
 
 
说起来这可能与成吉思汗的出身有关,他本身就出生于一个蒙古首领之家,从小经历的就是你争我夺的现实。

他的大儿子不就被传是自己敌人的血脉吗?可见,在成吉思汗的心里,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胜利,至于代价是从来不计较的。
 
 
 
同时,成吉思汗从小生活的环境已经注定他的战斗思维。

一个人长期在战场上成长与奋斗,是会成就与常人不同的意志的。

成吉思汗不仅让自己有强壮的体魄来适应马上战斗的资本,还会注重军队的素质培养。
 
 
成吉思汗的队伍从来都是一个人配三匹马,累死一匹立刻换一匹,没有因为失去马匹便停止战斗,或者以失败告终的说法。

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的队伍成为不打无准备之战的队伍。
 
 
 
 
再看看成吉思汗队伍的健全性质:全套的给养补给系统,粮食、马草、兵器,一应补给都是专门一个组织来负责的。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还成立了称得上当时世界第一个的军事参谋部,据说后来拿破仑之所以这样有成就,也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作战参谋部。

而拿破仑比起成吉思汗,足足晚了六百年。
 
 
 
另外,只进不退也是成吉思汗如此成就的原因。

在他打过的仗当中,只有一次是因为两军兵力相差太悬殊而主动撤退的。

如果兵力允许,成吉思汗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队伍后退的。

比如说在攻打西夏的时候,成吉思汗就是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誓不退军,结果最终夏朝皇帝只好被迫求和。
 
 
 
 
当然,有一点不得不说,成吉思汗的成就有一大部分来自于他的心狠。

他有一个战术非常残忍,当年与花剌子模交战,三年时间攻城不下,他最后便将花剌子模的俘虏当"挡箭牌",最后逼得敌军不忍心放箭,最终才迎来战争的转机。
 
 
 
这就是一代天骄,他有着常人之所不能的毅力,他有着身经百战的战场经验,也有着别人没有的狠辣。

当年他身受箭伤,誓死不肯退兵,可见其成就大事的决心。

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包括他的生命。
 
 
 
 
 
 
结语:
 
 
当蒙古帝国威名在外,当成吉思汗天下无敌,身负箭伤的成吉思汗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落幕。

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的宏图大业远未结束,他的儿孙后代还需继续向前。

但只是以他在世的这些业绩,便足以让后人难以超越,也足以让世界为之叹服了。
 
 
 
成吉思汗的一生称得上传奇,什么拿破仑、希特勒,什么亚历山大、凯撒,在他面前都不堪一提。

但关于他的杀戮也是历史记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统计,成吉思汗一生屠城数目之多不可计算,而直接死于他手下的人,或者说死于他战乱之下的人,不低于一个亿。
 
 
 
 
 
 
他的功与过,罪与罚,这些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在《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一书中都可以得到了解。
 
 
 
这本书不仅仅记载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同时对他个人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对今日世界的格局做了透彻的解析,两者的联系,或许你都从没有想到过。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只是从一个方面来看势必不全面。

只有专业的书籍辅助,我们才能了解成吉思汗这样举世传奇的人物。

希望大家有时间拿出书来,细细阅读一两段,从而回味那迎面而来的战争年代吧。
 
 

成吉思汗最厉害的一员大将


除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他之所以能打遍天下,与成吉思汗的众多权贵将领不无关系。

这些厉害的将军中,谁的贡献最大?没有人能比得上速度差。
 

为什么说速不台是成吉思汗将领中贡献最大的?

(副平台)

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时,平台已经大放异彩。

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时,其实是很谨慎的。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打赢这一战,他首先给苏贝代分配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让他牵制住花拉子模的主力。

遇到一个花模打架,不要和他强攻,坚持就好。

当时是花拉子模王玛哈莫率军攻打平台。

开始时,太泰只是被迫参加战斗,但最终他的气质被发挥出来了。

他干脆放弃了与穆罕默德的战斗。

最终,他不仅打败了花拉子模的军队,还差点俘虏了穆罕默德。
 

 

当成吉思汗占领整个花拉子模大城市时,马哈莫逃到了呼罗珊地区。

最终,在苏布泰和哲别两位将军的联合进攻下,玛哈最终逃到了里海的一个小岛上,最后死在了那里。
 

成吉思汗死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继位。

五台作为蒙古的先锋,参与了窝阔台对徐金国的进攻。

当时,徐金国在黄河附近的潼关地区囤积了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军队。

因为在徐金国看来,只要守住潼关,就可以阻止蒙古人的进攻。

金国的想法也有道理。

事实上,有了黄河和潼关,蒙古真的很难有所作为。
 

当时窝阔台派苏布台攻潼关,派拖雷率军渡过宋国境内,绕到徐金国大后方。

拖雷打得相当顺利,但他在潼关失败了,这几乎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失败。

不过,虽然说周武失败了,其实他的功劳还是挺大的,因为他耽误了徐金国的整个主力,让拖雷有了更多的空间进入徐金国大后方,而且其战略作用非常大。
 

然而,最终,下属平台与拖雷联手摧毁了徐金国。
 

(蒙古西征)

除了参加金氏家族第二代(窝阔台、拖雷等人)的战争,他还参加了金氏家族第三代的战争。
 

他在窝台时,发动了蒙古人的第二次远征。

这次西征,其实是巴豆、蒙古、贵由等金氏三代领导的战争。

由于这些人实际上没有打过仗,他们是否能赢还不确定。

但是他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老兵来镇上,他松了一口气。

这个重要的老将,也就是仅存的节奏。
 

然而,当时他已经很老了,他太胖了,甚至不能骑马杀死敌人。

但是,因为他在军中有很大的威望,窝阔台认为,只要他不在军中,就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而且节奏还在扮演着整个蒙古军队的先锋。

当时蒙古有两个先头部队,一个是蒙古,一个是无能。

两人分别进攻钦察和布里亚尔,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增加了蒙古全军继续进攻的信心。
 

后来金家第三代在欧洲战场上打得好的时候,窝阔台长子贵由拒绝接受三军统帅巴豆的领导,他们闹了很大的矛盾,也给整个西方远征军造成了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也正是因为速度差的调解,才没有造成西征军的内部分裂。

可以说,老兵苏布泰在这场战争中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成吉思汗)

西征归来后,他去世了。

然而,节奏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然后,子太的儿子兀良合台参加了蒙古对南宋的进攻。

当时,兀良合台是蒙哥派出的三支重要军队之一,其中一支负责从南到北发动战争。

首先,兀良合台帮助忽必烈摧毁大理,然后他征服了越南。

他从越南冲入南宋境内,渡过广西到达湖南,奇妙地执行了蒙古的整个战略部署。
 

此外,兀良合台的儿子阿苏帮助忽必烈,最终消灭了南宋。
 

由此可见,苏必泰三代对整个蒙古帝国的对外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吉思汗当年把速不台和其他的三位将领者勒蔑、哲别、忽必来一起称为“四狗”,把另外更老的四个将领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称为“四骏”。

有人可能觉得,称呼速不台等人为“狗”,具有一种侮辱性。

因为在汉人文化中,说别人是“狗”,有轻视、污蔑的意思。

不过成吉思汗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因为狗在整个游牧民族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仅次于马的作用。

他们对狗是非常尊敬的,所以不存在侮辱。
 

或许是汉人觉得用“狗”来称呼成吉思汗的四员大将,有些不太妥当,于是,便又有人把成吉思汗的这四员大将,翻译成“四獒”。

獒更加凶猛,好像这样才与速不台等人身份相符。

这显然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成吉思汗在外蒙古脱离中国以后,他的国籍成了众人争吵的对象。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翻阅史书得知蒙古族征服俄罗斯和伊朗是在统一中国之前,也惊呼“成吉思汗不是我们的汗征服他们,是他们的汗征服我们”。

鲁迅在表述这一观点时,外蒙古还是中国的一部分,他都认为成吉思汗是外国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可见一部分人历史知识的贫乏。

要弄清这个问题,只要弄清外蒙古是何时成为中国领土就可以了。

在战国、秦、西汉时期,蒙古高原是匈奴活动的舞台,他们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西汉后期,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降汉,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内徙汉边郡之内。
 

一世纪九十年代,东北的鲜卑族击败北匈奴占据匈奴故地(今外蒙古),匈奴族绝大部分汉化(北匈奴一部分逃到欧洲除外)。

占领外蒙古全境的鲜卑政权,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原中原王朝版图的北方,建立了与汉族的南朝各代对立的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时柔然族却夺走了本属鲜卑的外蒙古高原。
 

中国汉族的隋、唐两朝是继承于北朝的鲜卑政权的,而六世纪以后鲜卑族完全汉化(自北魏后期就进行彻底的汉化改革),隋唐的皇帝均有鲜卑血统(杨坚、李渊的母、妻是鲜卑族)。

突厥在南北朝后期又击败柔然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人,对隋、唐两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公元640年(唐贞观十四年),唐朝大破突厥属部薛延陀,外蒙古全境置于唐控制之下,64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唐政府于其地设六府七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为都督、刺史,由燕然都护府统领,后又增置了一些府州,于公元663年(唐龙朔三年)迁都护府于漠北更名瀚海都护府,668年(唐总章二年)改名安北都护府,685年(垂拱元年)迁入漠南,中原王朝丧失漠北(外蒙古)。

唐朝管割漠北虽仅有几十年,但意义重大,是中国中央王朝第一次将其纳入版图,唐朝不是对这一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他是在收复汉族先民的故土。

它之前的鲜卑政权在东汉中后期至十六国前期的几百年中是一直管割该地的,只不过是中国的地方政权。
 

唐灭亡以后,在中国的北方是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与南方汉族的赵宋王朝并立,辽朝的领土囊括外蒙古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的全部,且契丹族也全部汉化,辽对外蒙及东北的统治持续了二百多年,是中原王朝第二次统治外蒙古,这时蒙古族先民(当时称为萌古)由东北黑龙江流域逐渐进入外蒙古。

成书于十一世纪的喀什噶尔人马哈茂德的《突厥语词典》明确地把喀什噶尔所在的疏勒、北宋(摩秦)、契丹并列,认为中国由此三部分组成。

所以在蒙古国家出现以前(公元1206年始建立大蒙古国)的数百年中外蒙古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族虽然长时期不是外蒙古地区的居民,但在中国其它地区生活着,亦受中国管割,这在十三世纪以后蒙元征服的国家中是唯一的一个例子。

诚然,蒙古族确实对汉族进行了大屠杀,将汉族排在他们较早征服的欧洲人、西亚人之下,为第三、四等,他们也不见得当时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我们通过上述史实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们的确是中国人,如今的台独分子不也一样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吗?

 



在蒙古国家出现以前(公元1206年始建立大蒙古国)的数百年中外蒙古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灭亡以后,明政府与蒙古族我认为类似现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只有清政府才彻底解决了蒙古各部的割据问题。

至于在清朝灭亡以后,民国年间丧失外蒙,那完全是苏联于1921年非法占领外蒙古并扶植分裂分子的结果(它早于日本侵占东北并扶植伪满十年),又于1945年提出帮助中国收复东北的条件,就是要中国放弃外蒙古的主权,他们不白帮助中国,他们也不白帮助分裂分子,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由蒙古割给了苏联,唐努乌梁海十七万平方公里,外蒙古本来是一百七十三万平方公里,但现在只有一百五十六万平方公里了。

在蒙古国家出现以前(公元1206年始建立大蒙古国)的数百年中外蒙古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成吉思汗当然是中国人。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