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天下苦秦久矣,明白了这是谁的天下,大秦的真相一目了然
上传时间:2020-12-31 00:42点击:

《大秦赋》播完了,但是关于大秦,关于秦始皇还远远没有结束,哪怕是秦朝都已经结束了两千多年,但是关于秦始皇的争论却一直没有结束。

熟悉昭烈君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历史爱好者,同时也是个秦迷,今天昭烈君就从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说起,彻底捋一捋秦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王朝。

这就是真的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历史上无数次被人反复引用,来证明秦朝的残暴无道,我相信你也一定听过这句话,天下苦秦久矣。

这句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史记》,而且明确的出处如下: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也就是说这句话也不是司马迁说的,是司马迁引用陈胜的话,陈胜是什么人你知道吗?

这个问题完全没有侮辱你的意思,学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陈胜就是那个在大泽乡起义,反对秦始皇的人。

记住这个人的身份,这才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

 

(01)天下苦秦久矣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要找到《史记》原文很容易,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全部都从《史记》而来,要是跟你以前理解的不一样,欢迎查阅原文。

陈胜说了一句,天下苦秦久矣之后,紧接着又做了三件事儿,诈称自己是扶苏和项燕的部队,以他们两个为名号造反。

第二件事儿,就是往鱼肚里面塞纸条,上面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意思就是陈胜要当王了,第三件就是夜里让人假扮狐狸的声音哀嚎,内容就是“大楚兴,陈胜王”。

三件事一气呵成,总结成一个字就是骗,他在欺骗身边的人,也在欺骗天下人,为的就是给自己的造反做准备,骗人这种事本身没什么奇怪的,你要起义总得弄个理由,欺骗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说完“天下苦秦久矣”之后,陈胜接下来这三件事明显都是在骗人,那么这句天下苦秦久矣的话,完全可以理解为,这也是在骗人,为的无非就是在位造反做准备。

中国政治早熟,这种为了某一种目的,编造谎言的手段,千百年来一直在继续,陈胜的这句,天下苦秦久矣,很明显就是为了造反的说辞,可是千百年来却普遍被人反复引用,甚至当做是不容辩驳的真理来对待,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为什么千百年来大家都在引用这一句话,陈胜说了谎,那么全天下人也会在说谎吗,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在反对秦始皇。

(02)没有一个人喜欢秦始皇

秦始皇是个很成功的人,这种成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解释,反的方面就是,秦始皇在当年成功的做到了,泱泱中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没有一个人喜欢他,这也算是对寡人最好的解释了吧。

秦始皇的功业前面文章里说过,感兴趣的可以翻翻昭烈君前面的文章,这里主要说说这天下到底是哪些人恨秦始皇。

我把恨秦始皇的人分成四大类,这三大类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力量,这也是为什么说,天下没人喜欢秦始皇的原因。

第一类六国之人,这里的六国指的是被秦国吞灭了的山东诸国,数量上肯定不止六个,这里就按照主要国家来说,实际上可以代指非秦国的所有诸侯国。

他们恨秦始皇,因为秦始皇对他们来说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当年周灭商,还给商保留了两块地方,一块是卫国,一块儿是宋国,让商人继续祭祀他们的祖先,保留贵族的一些名誉和特权。

但是秦始皇呢,全部一视同仁,不管你是君主还是贵族,统统贬为平民,宗庙再无祭祀,彻底亡国,国家精英彻底沦为没有任何特权的劳苦大众,这样的待遇,亘古未有。

因为此前大家相互攻伐,到最后总还会留一点尊严和面子,尤其是尊严,秦之前也有灭国战,但最好对待他们的君主,起码是给足了面子,或多或少都有优待,因为骨子里,不管是灭人的,还是被灭的,还都是认可你贵族身份的。

但秦始皇很彻底,一视同仁,在秦始皇眼里,没有君主与贵族,统统按照失败者的待遇对待,对于国君无一善终,关键死的完全没一点尊严感。

这种待遇,六国的就贵族恨秦始皇,那时板上钉钉的,以张良为代表,他们时时刻刻都像是杀了秦始皇,而秦始皇也从来不信任他们,对他们也是无情的打压。

 

(03)儒生讨厌秦始皇

秦始皇安定天下之后,面对势力庞大的儒生,秦始皇也曾经认真的交谈过,并且上泰山封禅的时候,也是带着儒生去的。

但儒生有一个主张跟秦始皇的根本国策是冲突的,这一点就决定了后来的秦始皇,根本不可能喜欢儒生,儒生也更不可能喜欢秦始皇。

这个根本国策就是,郡县制还是封建制,儒生们尊孔子为师,孔子的主张很简单,周公一切都是好的,你们恢复到周公时期的制度就可以了。

而周公时期的制度,就是封建制,所谓封建就是分封建国的意思,孔子说回到周公的时代吧,孟子说孔子说的对,于是儒生们的主张就是恢复周礼,回到周公的封建制度。

但秦始皇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靠的就是废除了分封制,商鞅变法变的就是周公制的那一套东西,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

谈不妥,那就没得谈,最终秦始皇把全国设置为36个郡,全部都由中央直属,完全彻底的废了封建制,儒生们也没受到重用,因为秦始皇重用的是法家,这就为后世秦始皇不断被骂结下了梁子,因为后世是儒家的天下。

六国的人不喜欢,儒生们不喜欢,这些大概秦始皇还能扛得住,但是秦国也没人喜欢秦始皇,这就比较可怕了。

因为秦始皇主张的废除分封制,最不喜欢秦始皇的首先就是秦国的宗室,大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宗室居然一点肉都吃不到,不要说吃肉了,连汤也喝不到,宗室的恨可想而知。

什么是宗室,宗室就是秦始皇的儿女,秦始皇的叔叔们,秦始皇的爷爷们,秦始皇的兄弟姐妹(主要是堂兄弟姐妹),总之这些都是秦始皇至亲之人,他们恨秦始皇为什么,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不能永享富贵世袭罔替。

秦朝的功勋们也不喜欢秦始皇,自己九死一生,为大秦打下着大大的江山,自己用生命换来的爵位,居然要人死爵灭,不能传给自己的孩子。

当过父母的都知道,绝大多数辛苦付出的行为,都是为了孩子,现在居然秦始皇一句话,你的儿子不能继承你的爵位,必须要奋斗,这对每一个父母的打击都是巨大的,所以整个秦国的贵胄功勋,将军高官,没有一个喜欢秦始皇。

所有人都有私心,因为他们都有后代,这个话题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皇帝喜欢信任太监,这一点《大明王朝1566》说的最精辟。

大明朝谁都有退路,谁都有私心,只有太监们没有,因为太监们没有后代,你只要有后代,你就会为后代着想,这一点你是个人就不能避免,更人品学识没有半毛钱关系。

话说道这儿你是不是觉的很可怕,原来从六国的王室到贵族,从秦国的王室到贵族在,再到天下的儒生,都没人喜欢秦始皇呀,这秦始皇也太可怜了吧,居然做到了被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人讨厌。

(0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说到这儿,你一定会问,那秦始皇图啥呀,坚持郡县制,得罪了所有人,秦始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郡县制对国家好,对老百姓好,这里指的老百姓是真正意义上的底层百姓。

你是不是疯了,底层百姓是深受秦朝暴政最苦的,怎么秦始皇怎么可能是为了百姓好呢?

前面已经说过,陈胜的那句,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是陈胜瞎说的,目的就是给造反找个理由,陈胜还有一句话,千百面来激荡在底层百姓的心中,点燃着人们希望的种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所有底层百姓的心声,而这种心声,只有秦朝能做的到,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政权能做到,在此之后,绝大部分政权都打了折扣,有个甚至干脆完全没给百姓希望。

分封的意思就是,我的爵位可以传给我的孩子,孩子之后是孙子,总是只要祖宗厉害,子孙后代可以永享富贵,你的血统和出生,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

这就是分封制,郡县制的核心,是打破了分封制,你的荣耀,你的爵位,你的官位,你的俸禄,所有的一切,都以你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为前提。

你要爵位吗,为国家打仗吧,为国家做贡献吧,你要官职吗,哪怕你爹是丞相,你也得从基层做起,必须为国家做出点什么。

这就是两种制度的根本区别,一种是看血统,一种是看能力,哪一种对百姓好,一目了然,陈胜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有秦朝能做的到,退后到封建制,王侯将相只看你的“种”。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只有郡县制才能给百姓希望,为什么感觉,最反对秦朝的是那些底层百姓呢?

这就要说道,秦朝为什么会亡,要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项羽打败了章邯杀了子婴,项羽是贵族,是他覆灭了秦朝。

谁打败了项羽,是刘邦,千万不要说刘邦是农民,刘邦的哥哥才是农民,而且刘邦最看不上这样的哥哥,关键他们是相互看不上。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因为当年大嫂看不起他的事,就是不封大哥家,于是在老爹的一再劝说下,封倒是封了。

不过,侯名很特别,叫做羹颉侯。羹颉侯。羹者,锅中饭菜也;颉者,用勺刮锅也。羹颉侯,就是饭菜刷锅侯,光亮亮的行头,偏要给你撕个露丑的口子,就是害臊他们当年嫌弃刘邦的不务正业。

 

(05)为了天下一直被骂

总之刘邦这个地痞出身的秦朝基层官吏,最终取代了秦朝,建立了汉朝,秦始皇一直坚持的郡县制,终于还是被基本保留了,因为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郡县制得好,只不过很多时候拗不过人性罢了。

结果留个个尾巴,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这个尾巴到了汉武帝时代才彻底铲除,从此之后,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郡县制,分封只是一种稀少的补充,主要是针对皇亲贵胄的分封。

基本上建国之初大估摸分封的,都没有好几国,汉朝是这样,晋朝的八王之乱更是这样,明朝的靖难之役更是如此,都到了清朝了,三藩之乱还差点让秦朝挂掉。

秦始皇用生命坚持的郡县制,是先进制度的代表,但也因为太过先进,太反人性很人情,所以当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唾骂,明明是给了底层百姓,制度上上的出路,却也还要被底层百姓骂的最厉害,这样的秦始皇真是有点可怜。

秦始皇的有没有暴政,肯定有,但是秦始皇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是先进的,亡国只是因为先进的制度,一时被落后的制度复辟了而已。

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前,落后战胜先进,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周灭商就是一次典型的,野蛮征服文明,落后战胜先进。

分析了当时的人为什么骂秦始皇,你大概也就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秦始皇陵了,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包括李斯,他最后沙丘之变,也是为了自己能够持续享受利益,如果他能像以前那样,封个爵位,世代相传,大概也就不会铤而走险了。

秦始皇的方向没有错,错就错在步子迈的有点大,把帝国撕裂了,很多攻诘之所以是制度性的,持续不断的,就是因为根本理念不一样。

比如说,有人给我留言说,他发现挺秦始皇的,干法律职业的很多,这是当然,以为秦始皇是法家嘛,更重要的是,法律跟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冲突的。

儒家的思想有很多,但核心思想和基础有一条,那就是反对人人平等,在儒家的价值观里,人人必须不平等,人人平等这件事完全跟儒家的理念相反,明白了这个你就明白为什么学法律的很多都觉的秦始皇还不错,因为人人平等是儒家最反对的。

不喜欢儒家,自然也就亲近法家,亲近秦朝了,这个跟个人的德道水准无关,无非就是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的价值观。

很多人都骂秦始皇,当时的和后世的,但是你明白了原因之后,大概就会明白,发声的大多数,并不意味着就是真实的大多数,搞清楚了被骂的原因之后,骂不骂当然是你的自由,是不是暴秦,是不是暴君,自有公论,但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想清楚别人为何那么说,才是关键。

千古一帝,始皇帝,功在千秋,利在华夏,有功得赞,有过则骂,不可偏废,只是历史上上骂的太多太久,偶有夸得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有功肯定是要夸的,至于骂,自然汗牛充栋的书,我就不多说了。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