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双手剑于承惠:一代宗师,武林已逝
上传时间:2021-06-12 19:56点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15年7月5日,中国著名的武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编剧,《黄河大侠》主演于承惠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6岁。

震惊、叹息,他的戏和他的剑,和他一起逝去的武林。
 

 

  

于承惠先生,1939年出生于蓬莱,一个传奇的地方,自古就有“仙境”的美誉。

自少在武术队习武,于承惠便以“醉剑”闻名。

离开武术队进入工厂之后,于承惠通过业余时间继续钻研武学,把螳螂拳的主要技击风格融入自己的剑法,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双手剑术,大开大合的剑招中藏着行云流水的气势,开创了剑术套路里面一个新的领域。
 

  

1982年,一部《少林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武侠梦,于承惠扮演的王仁则深入人心,片中他的剑法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那个年代的“武术热”,使得于承惠迅速赢得人们的崇拜和模仿——不管会不会武术,挑个水也试着把双手平放,学着电影里的动作走路,见谁都摆个架势,想着自己身怀绝技、匡扶正义……那一代的武术演员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加有使命感,本身就承担了“侠”的含义,于承惠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少林寺》一炮而红之后,于承惠接连出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片,但凡出场不是大侠就是高手,影片部部卖座。

1988年的《黄河大侠》,于承惠作为男主角,演活了一个有情有义、充满血性的大侠马义,斗笠、戎装、双手长剑、修整的络腮胡,成为了他经典的银幕造型!

  

于承惠让世人称道的两点,一是双手剑,二是人物气场。
 

 

《黄河大侠》剧照

 

先说双手剑,于老的双手剑和那种步法稳健移动的普通双手剑法不一样,普通的双手大剑走的都是两个正反手挥剑的动作,刺击也都是点刺后回拉,而于老的剑法多了一个“穿”字,反手云剑的时候猛地刺出去,取意“螳螂穿林”,让对手猝不及防,不仅有很高的攻防价值,更具有影视语言所需的观赏性。

而他的步法也非常独特,用的是醉拳里面的醉步,左右晃动中不失去重心,双手大剑跟着身体的走动而动,随时可以变换路线伤人,让对手琢磨不透,取代了那种看多了就让人腻味的剑花和对拆。

这样的动作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时候能迅速吸引观众,即便一对多的场面,因为灵活的步法,更容易展示在被围攻时的走位变换,光靠自己的变动就可以做到需要几个镜头切换才能达到的效果,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也是《黄河大侠》和《南北少林》吸引人的原因,直接奠定了于承惠的武学特点。
 

  

而于承惠的人物气场更加推助了他的剑法的独特性。

大胡子、长兵器的人物,虽然能给人震撼,但同时也容易脸谱化,好像谁留个胡子瞪大眼睛就可以演反派或者大将,而于承惠因为长年的武术修炼,打造出自己沉稳不过分张扬的气质。

修整的胡子和双手剑的搭配本就抢眼,加上动起来的时候是在真正的运剑,而不是拆招。

全神贯注练功的眼神是模仿不来的,“眼如电”就是这个意思,双眼有了神,演什么像什么——黑胡子的时候能做霸王、豪侠,眼神里总会透露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上了岁数胡子花白,那就是大高手和一代宗师,有种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坚毅。
 

  

随着年龄增长,在电影圈的打磨,一部接一部的电影、电视剧,身兼编剧、武指,历经风霜的于承惠两鬓斑白,也不显苍老,反而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墨攻》里面的东伯神似廉颇,《倭寇的踪迹》里的裘冬月更显高手的孤寂,仿佛他站在那里就是戏,就是一段江湖故事。
 

  

观众一看到他,也自然认为自己身在“江湖”。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所谓“小鲜肉”们无论古装形象再帅、再酷,也难以达到像于老那样,往那儿一站-拔剑-挥剑,便能气势如虹。

气场、气质,除了与生俱来,更多的是后天的磨练和悟性。

可惜的是,于承惠先生的这套武学特点并没有后人继承。
 

  

黄河大侠西去,于承惠的一生可以说得上是笑傲江湖,后人实则难以模仿他那行云流水的双手剑术和代入感极强的造型和演技,“三尺黄土葬神功”,于老带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技艺,还有那一代人逝去的武林。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