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地理 > > 正文
中国第一皇封寺院--嵩山大法王寺
上传时间:2021-04-21 22:07点击:

“天下名山僧占多,世间好话佛说尽”。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即落迹于泱泱华夏五岳之首的中岳嵩山。

 

 

嵩山自古即是天下名山,《史记·封禅书》讲:“天下名山有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自毅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日太室。太室,高也。恒山,泰山,会稽,湘山。”

 

古老的嵩山于36亿年前破水而出,堪称万山之祖,被称为中华第一山。它拥有太古宙、远古宙、古生代、中生代等“五代同堂”的地质奇观,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百科全书”。古代文人称嵩山为“众山之英”、“五岳之尊”、“神州首岳”。。

 

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被汉明帝迎请至中原,安顿于鸿胪寺(政府机构名称),因鸿胪寺是外交接待机构,人员往来烦繁,不利于译经传法,汉明帝遂凿山于玉柱峰下为两位法师敕建建法王寺。

 

 

所以,嵩山大法王寺应该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座皇封寺院。

 

清代《重修嵩山大法王寺碑记》中载:“是寺也,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释教来震旦之始创。”景日眕《重修法王寺碑记》中载:“嵩阳之法王,与嵩阴之慈云、洛都之白马同时,并为佛教入中国作寺之始。”古人的这些记载为法王寺是中国第一座菩提道场作了很好的注释。

 

法王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落成于东汉永平十四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是拥有1940年辉煌历史的佛教丛林。

 

中国汉地第一位僧人阳城侯刘峻在此落发出家,禅宗二祖慧可在此讲经说法,地涌金莲之莲池今日犹在。而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嵩山日记》中也有记载,“西越岭,趋草莽中,五里,得法皇寺。寺有金莲花,为特产,他处所无。”这里的法皇寺即现在的嵩山大法王寺。在这篇游记中,徐霞客还讲到了著名的嵩山十景之一大法王寺的“嵩门待月”。

 

 

隋代时,隋文帝于大法王寺敕建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唐代时,日本高

僧圆仁于此求学,元代高僧复庵、月庵在此振厉曹洞宗风,这些光耀千秋的佛教盛事,奠定了法王寺华夏中岳嵩山煌煌大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身残志坚的一代高僧——嵩山活佛“”释延佛”法师重兴了嵩山大法王寺。

 

2000年4月8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法王寺二号塔地宫进行保护性发掘,结果出土了佛门圣物佛骨舍利、迦陵频伽玉盒、鎏金铜炉、漆钵和唐代瓷器等20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时出土了一块《释迦舍利藏志》,它不仅是法王寺现存最早的碑刻,而且其碑文记载了佛骨舍利是会昌法难时由圆仁、天如二位高僧精心保存下来的佛祖真身舍利。这一发现可谓石破天惊。

 

 

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以《古刹秘史》为题分三集报道了山大法王寺,并重点对佛骨舍利做了研究性的解读。

 

目前,嵩山大法王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内保存有隋代、唐代、元代、清代等六座佛塔,其中三座唐代花塔属国内罕见。寺院内还有不少历代珍贵碑刻、古树等等古迹。所以,古人称颂法王寺为“嵩山第一胜地”。“环天下皆山,惟嵩高当天地之中。占名山皆寺,惟法王据形势之最佳。”

 

 

 

“嵩山七十二古刹,刹刹皆朝大法王”。

 

我们期待着嵩山大法王寺的辉煌再次光耀华夏,期待佛骨舍利的光芒护佑华夏万代黎民,彪炳千秋人间。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