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三国诸葛亮“诸葛连弩”,真的失传了吗?
上传时间:2022-04-02 08:25点击:

小说《三国演义》中一件很火的“超级装备”,就是“诸葛连弩”。

诸葛亮在世时,用它屡屡击败曹魏骑兵。临终之前,他还嘱托众人:“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于是姜维北伐时,便“装起武侯所遗十矢连弩”,并成功用它大败许仪(“虎侯”许褚之子)。

也正因“诸葛连弩”在小说中的亮眼表现,它才能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的武器之一。犹记21世纪初火遍全球的游戏《帝国时代》里,来自中国的弩兵部队便曾手持“诸葛连弩”,万箭齐发,将“不列颠弓手”“日本武士”“土耳其枪兵”杀得溃不成军。而这一画面,不知承载了多少玩家的青春记忆……

可以说,三国时代的“诸葛连弩”,是一款“火出历史”外加“火出国界”的超级装备。过在真实历史上,这件曾大杀四方、并被同时代发明家马钧“大赞其巧”的“诸葛连弩”,在经历三国之后,便仿佛消失了。难道说,这么一件“超级装备”,已随着蜀汉覆灭而就此失传了吗?

 

  一、历史悠久的连弩

实际上,弩作为“强国重器”,并不会因某个政权的衰亡而失传。而且,诸葛亮对弩也只是改进,而非发明。

早在西周初建时,周武王就使用过“大黄参连弩”。及至春秋末期,弩逐渐被大批运用在战争中。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就曾布下万张强弩伏击庞涓,导致不可一世的魏军遭到重创,庞涓也自刎而死。

此后,弩逐渐成为战国七雄的主打装备。而在汉朝人手中,它更是得到了全方面提升:

一是弩机加装铜郭,这足以让它承受更大张力,进而增加弩箭的射程与杀伤力二是望山(瞄准器)增加刻度,以便于弩兵能够在不同距离下做出适当调整,用以提高命中率;三是发明了腰引弩,弩兵通过两腿与腰部的合力才能张弦搭箭,其造成的威力也自然大大增加。

正因如此,“高科技”汉弩才会成为边境战争中不可替代的“超级大杀器”。《居延汉简》中提到:汉代边地军队60%的装备,都是弩,且十石级别的强弩还被严禁出关。凭借这种科技上的垄断,汉军多次击溃匈奴,扬威西域。

当然,作为弩中“天花板”的连弩,其历史也同样十分悠久。

弩在战国时期流行起来后,连弩也应运而生。《墨子·备高临》中记载了一种大型连弩车:光是弩机就要“用铜一百三十斤”,尽管它需要10人协同操作,但其造成的杀伤力也十分惊人。而且,一支10尺长的巨箭在发出后,还能通过其尾部所系绳子收回,进而把敌方战车给拖拽地四分五裂。有趣的是,秦始皇后来在海上“炸鱼”用的装备,正是这种连弩车。

到了汉代,连弩技术也愈发成熟。据《汉书·李广传》所附“李陵小传”记载:“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张晏注曰:“三十絭(弓弦)共一臂也。”

这种连弩显然是大型床弩,其上附有三十张弩,一经发出,“箭如雨下”,即便是匈奴人引以为傲的骑射之术,也不够看。正是凭借这种大杀器,李陵、卫青等人才能屡屡痛击匈奴,扬大汉国威。

站在“巨人肩膀”上,诸葛亮又玩出了新花样。那么,被诸葛亮改良后的连弩,又与汉弩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二、诸葛连弩强在哪

按前文所述,汉代连弩是多张弩机共用一臂,以同时发出多支箭矢。这种无差别打击下的“箭雨式”袭击,虽说覆盖范围足够广,但也容易造成箭矢的浪费。此外,床弩还有一个明显缺点:那就是过于笨重,不利于山地作战。

与汉弩相比,“诸葛连弩”有两个最大优点。一方面,弩兵可以轻松控制弩箭射出的方向,从而提高命中率;另一方面,它也足够轻便,易于携带,适合蜀汉弩兵在各种险峻地形中作战。何以见得?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记载:“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同样是连弩,汉代连弩是把多张弩机绑在一起,同时发出多支箭矢;而“诸葛连弩”却配备了“箭匣”,可盛放十支弩箭,弩兵在扣动扳机发出一支箭后,“箭匣”中的箭便会接着落入箭槽中,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发射。在此期间,“诸葛连弩”还能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另外,以往弩箭一般在2到4尺之间,配合大型连弩车使用的特制箭矢,甚至可达10尺。反观“诸葛连弩”所用箭矢,却只有8寸,显得小巧玲珑。也只有这样,蜀国弩兵才能带着它随意奔走在山林之间。他们或单兵作战,或多人协作,借助险峻地势对曹魏骑兵进行攻击。

诸葛亮改进连弩,便是因为这一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五伐曹魏,皆因运粮不利而遗憾退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山路崎岖,非但各种物资运输不便,就连其他重型装备,也会因不易移动,而无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发挥出效果。

基于此,“诸葛连弩”才会更加轻便,用于山地之间的攻防战。此外,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还从山民中选拔长臂善射之士,令其熟练掌握“诸葛连弩”,进而发挥出这件“超级装备”的最大效果。

难怪,同时代的发明家马钧见到“诸葛连弩”后,会感慨其构思巧妙;西晋时期,镇南将军刘弘在诸葛亮旧居见到“诸葛连弩”后,也发出过“神弩之功,一何微妙”的赞叹。

这其实也印证了一点:诸葛亮的“诸葛连弩”,并没有随着蜀汉政权的覆灭而失传。

 

  三、核心技术始终在

明代茅元仪所撰《武备志》中,便有“诸葛连弩”的相关记载。同时代的董毅、王徽等人,还曾成功复刻出“诸葛连弩”,并将其用于实战。

而且,1964年成都市太平乡出土的一件蜀汉弩机,也基本与明代“复刻版”相吻合。唯一不同的是,出土的弩机是十石大弩,而明代“复刻版”却更加小巧,适合单兵作战。

这些例子,同样能说明:“诸葛连弩”并没有失传。既然如此,为何三国以后的战争中,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呢?

这显然与“诸葛连弩”的特性有关。“诸葛连弩”非常轻便,适合山地作战,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也是最明显的缺点。其箭镞太轻,且发射要求不高,便意味着“诸葛连弩”的杀伤效力不高。故《武备志》中提到:蜀军往往会把虎毒药涂在箭簇上,一旦射中人马,见血立毙。

但在三国以后,这种手段便起不到太大效果了。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记载:“(曹操)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曹操平定马超、韩遂之乱时,曾带上了一支重型骑兵“秀肌肉”。若曹魏能把这样一支铁骑派到魏蜀两国交战的祁山一带,“诸葛连弩”可能就起不到太大效果了,因为它未必能穿透铠甲,对人马造成伤害。

但事实上,以祁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而言,别说重骑兵了,就连一般骑兵都很难驰骋。因此,“诸葛连弩”才能北伐战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可在此之后,“诸葛连弩”便丧失了它独有的优势。

首先,骑兵具装逐渐成熟,让小型弩的作用大不如从前。一方面,马鞍不断增高,马镫也随之出现,这让骑兵在保持高速冲击的同时,也能极大增加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曹魏后期出现的马铠,也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为结构完善的具装,从而极大提高了骑兵的防御力与冲击效果。

其次,主流战场发生了转移。三国以后的战场,多集中在平原与长江一带。面对已经成熟的具装骑兵和大型战船,小巧有余但杀伤力不足的“诸葛连弩”缺少了地利优势,免不得要与这些“大块头”硬碰硬,自然再难有成效。

反观传统的大型床弩,虽然体型笨重,不利于携带,但它的确是用来对抗重型骑兵与大型战船的不二之选。如南北朝时期的“万钧神弩”,便是克制骑兵与水师的强大利器。到了唐代,著名的“八弓弩”与“百絭弩”也相继面世,继续谱写连弩的战争神话。

当然,这并不意味“诸葛连弩”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拥有的“连发”技术,仍值得后世借鉴与参考。如宋代的“三弓床弩”,在保留“一发可齐射数十支箭”的前提下,还能够自动装填箭矢,以提高发射效率。而这,显然是对“诸葛连弩”的一种变相继承。

及至明代,山贼与倭寇的横行,令使用门槛较低且适合山地攻防战的“诸葛连弩”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董毅、王徽等人将其复刻出后,将其改造地更加小巧,令它更适合单兵作战。如此一来,即便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乡民,也能手持“诸葛连弩”,对山贼、倭寇造成不小的杀伤力。

由此可见,正是这不断演进的弩,才撑起了古代中国的军事硬实力,尤其是汉唐的辉煌武功,也靠它增添了几分色彩。而作为这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诸葛连弩”也未曾失传。它们其实都见证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才是“强国重器”。

参考资料: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茅元仪撰《武备志》;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中国军事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装备》;王奎、谭良啸《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游战洪《中国古代连弩的机械技术与战斗性能》;罗开玉、李希勇《诸葛连弩及其再发明初论》;张应二,王惠英《论诸葛亮“损益连弩”》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